空气捕碳?厉害了我的胍


欧洲足球赛事 注:随着工业发展,碳排放量成为破坏环境的根源之一。如何降低空气中的碳含量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日前,美国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名为胍的晶体,可以直接将空气中的CO2吸收并在低耗能的情况下转化,为碳捕捉技术带来新希望。

我们常说的碳捕捉技术需要用到海绵状多孔材料,在碳释放的地方(如工业烟囱)吸收多余的逸出碳。日前,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可以将碳直接从空气中提取精炼的方法,这种技术需要一种液体,将气态CO2转化成晶体。

这项研究的初衷是将水中的硫酸盐、络酸盐等污染物提炼出来。为了达成目标,他们合成了一种叫胍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将污染物包裹起来,形成不溶晶体,从而将污染物从水中去除。

然而,他们进一步发现,如果将这种胍的水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它就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从而将其转化成碳酸盐晶体。

多数情况下的碳捕捉技术需要将吸收的CO2转化成气体,进而将其排放到地下储存库中。有的时候,这种操作需要高达900℃(1652℉)的温度:耗能巨大,可能排放的跟吸收的CO2一样多。而胍晶体参与的碳捕捉技术,仅需80~120℃(176~248℉)的温度要求,科学家们正考虑将太阳能作为这项技术的热能来源。

热量将吸收的CO2转化成可排放的气体,并将胍转化成其液体状态。这样,胍就可以反复利用,捕获更多的CO2。

原文链接:Crystals of CO2 drawn from the air.

文献链接:CO2 Capture from Ambient Air by Crystallization with a Guanidine Sorbent.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丁菲菲提供素材,张文扬编译,点我加入材料人编辑部

材料测试,数据分析,上测试谷

分享到